这是中国乳业首次实施海外并购,从洽谈到签约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
光明乳业仅用2个多月时间,快速出手,增资控股新西兰五大独立牛奶生产商之一的Synlait Milk公司。这是中国乳业首次实施海外并购,同时也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速决战”。
中国乳企首次控股海外公司
光明乳业18日晚间的一则公告:光明乳业将以增资的形式认购新西兰Synlait Milk公司新增股份,持有其股本总额的51%股份,取得控股权。
相关资料显示,Synlait Milk公司是新西兰五家独立牛奶生产商之一,其董事局成员包括前恒天然副总裁、前新西兰财政部长及前新西兰乳品集团总经理等。Synlait Milk于2005年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正式成立,曾是新西兰乳品巨头恒天然的牛奶供应商和股东,2007年开始停止与恒天然合作,自建工厂于2008年正式投产,主要产品为大包装优质奶粉,目前已迅速成长为全球知名的高附加值奶粉供应商之一。
此次并购的由来是:Synlait Milk公司一号工厂开工不久就已处于满负荷生产的边缘,公司急需投建第二工厂,以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根据测算,二号工厂整体建造成本估计为9500万新西兰元。由此,Synlait Milk公司就抛“绣球”启动扩产融资计划。
最终,来自中国的光明乳业被选中。在此次收购中,光明将出资约3.82亿元人民币,以部分自有资金加上部分银行贷款方式解决,“具体融资方案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与相关中介机构及银行制定”。认购资金将用于归还Synlait Milk公司银行贷款和兴建二号工厂。
从洽谈到签约仅2个多月
据透露,光明乳业此次聘请了在乳制品行业并购领域经验丰富的荷兰合作银行、普华永道、英国欧华律师事务所等知名公司组成项目团队,2010年5月初步接洽,2010年7月16日签约。
光明总裁郭本恒认为,中国乳品行业发展到现在,绝大多数仍是量上的发展,少有质的发展。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乳品生产消费大国,但并非强国,与乳业发达国家和跨国乳品公司相比还有本质上的差距,此次并购,可以通过Synlait Milk公司,共享新西兰在乳业科技、质量标准等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光明产品的竞争优势。稳定供应的新西兰优质奶源,也是光明“快手笔”落子海外的原因之一。
光明在其公告中说,此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其建立供应稳定、质量优良的原料供应基地和生产平台。受益于新西兰乳制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成本优势,将为光明3年战略计划的实施提供优良的原材料供应保障。
既是“落子”又是谋势
业内人士的评价是,光明此次收购,近看是“落子”,远看是“谋势”。同质竞争导致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已是中国制造产业的“通病”。如何拉开竞争的空间和层次,在引进来与走出去中“开路辟渠”,避免挤破同一根独木桥,已是行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乳业分析人士认为,在原奶、包装材料、辅料、物流等相关成本居高不下、销售费用大幅上升的双重挤压下,中国乳品行业的平均毛利率日渐微薄。而利润相对丰厚的中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将是拓展竞争空间的一个方向。光明此次收购,在产品“落子”上的考虑,就在于此。Synlait Milk公司已形成“亚洲市场配方奶粉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定位,其新建的二号工厂将专门用来生产高端配方奶粉,预计将在明年正式投产。
据光明乳业高层人士透露,公司和Synlait Milk原股东还另外达成协议,光明认可Synlait Milk在本次交易完成之后5年内上市的计划,上市地点可以选择香港或新西兰;并且光明有权在其上市发售新股时认购一定量的股份,以维持51%的控股比例。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能够拥有一家海外上市子公司,搭建海外融资平台,这对于光明来说,将在未来显示出深远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