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黄埔区加快推进未批未过会城市更新项目方案审批。近期,该区连续正式批复了珠江村、双沙村、汤村五福堂一二社、洋田村等4个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规划,珠江村改造面积25.0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93万平方米,其中复建区用地面积16.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06万平方米;融资区用地面积8.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7万平方米。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珠江村旧改将尊重珠江涌与周边自然山体景观资源,并与之形成连续的滨水景观带,打造商住融合、活力共享的综合门户,在改造后焕发新的活力,实现产业接轨及居住品质的提升。
双沙项目位于黄埔临港经济区,改造总用地面积约112万平方米,规划总建面约237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约5万人。该项目目前选定的改造合作企业为合景泰富联合体。截至目前,项目签约率已超97%。
按照规划,双沙旧村改造项目未来将以现代航运信息化智能化为导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形成科创产业总部集聚区及研发孵化基地,构建大湾区智创总部基地及智创扬帆基地两大科创单元。
汤村五福堂一二社、洋田村两个旧村旧改项目均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片区。汤村五福堂一二社位于知识城南部,用地面积约8.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53万平方米。该项目将凭借地铁镇龙北站上盖的优势,改造后根据TOD社区的要求,定位为站城一体的社区生活商业中心,知识城南部教职工综合性服务园区。同时,项目依托附近园区的辐射溢出效应,结合旧村发展条件与村庄改造布局,重点发展商住结合、商业服务、康体娱乐、教育培训四大产业类型。
洋田村旧改项目位于知识城中部,用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1.59万平方米。该项目具备发展科技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先决条件,将通过土地整理,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展经营模式创新,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兴农业,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农旅综合体。
改造后,洋田形成“科技+农业+旅游+健康+服务”多轮驱动的产业体系,其中高效农业实施土地整理后连片规模达到4200亩,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果蔬和花卉供应基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产业建筑面积达10.34万平方米,全部产业达产后预计产值可达100亿元,带动就业人口5000人。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城市更新工作为重要抓手,奋力推动黄埔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今年以来,该区积极探索运用异地平衡、用地置换、片区统筹、“留改拆”并举、精细化设计、分期实施等系列举措,千方百计疏通城市更新项目数据确认、上会审议、方案批复等关键环节的堵点卡点。
上述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将按“灵活分片、动态调整”的原则,优先将涉及重点拆违整治和复建安置物业、公建配套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地块划入先行实施片区,实现签一片、建一片。
信息来源:湾区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