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662期 > 创客资讯
让电梯这个“交通工具”数字化、智慧化
发布时间:2022-05-20
0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许多无接触智能服务应运而生。比如坐电梯时不必再担心触碰按键会交叉感染病毒,只需要指尖停留在按键外几厘米1秒钟,电梯就能自动感应;甚至轻声叫一声“小立,3楼”,电梯就能声控执行,这就是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业内首创的无接触智能召梯系统。日立楼宇专注深耕电梯控制系统技术研究20余年,2021年电梯生产量12.5万台,是国内电梯销售量最大的企业,去年销售额逼近20亿元。2021年,日立楼宇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业故事

  从初创“十兄弟”到600人“小巨人”

  日立楼宇成立于2000年12月,由日立电梯(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共同投资创建,最早只是作为一个“产学研”合作研发的示范部门独立出来。“公司成立之初,只是在天河东路的创业服务中心租了个大概100平方米的小单元,开始只有10个员工,以研发为主。”日立楼宇总经理郭伟文回忆,“十兄弟分成几个小组,各有不同的研发方向,像我是做控制系统的,其他有做进口部件国产化开发的,还有做检测装备的。”

  “虽然各自方向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一致的愿望,就是让电梯制造业实现国产化的替代。”谈到创业的初心,郭伟文的眼里顿时闪着光亮。虽然公司的大股东是日立电梯,但是公司的技术却全是自主研发,“十兄弟当时每个人都要当成两三个人来用,晚上大家下班回家后都要继续研读国外的资料,节假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功夫下得深,总会有回报。公司成立3年后,迎来了第一个发展的里程碑。“电梯制造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系统,开始我们其实也不是很有信心能够把这一块拿下来,我们只有10个人,对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是很难把控的。”郭伟文说,“但是,经过跟哈工大、华工的交流合作,我们逐渐完成了初期的技术积累。2003年再跟当时的华为电气进行了合作,大家把各自擅长的技术集成在一起,成功推出了第一代纯国产的一体化电梯控制和驱动系统。”

  从完成前期技术积累到真正开发推出系统,郭伟文和他的小伙伴们只用了半年时间,一次成功,这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原本大家预期要用大半年的时间,还做好了遭遇几次失败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实际进展得如此顺利。”郭伟文说。让他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公司之后的发展更加顺利。从开始的单纯研发到外包生产,从成立销售团队再到把生产体系也自己包办,到2011年的时候,日立楼宇搬到黄埔区科学城新址,建立了生产基地,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一条龙的全链条生产模式。自此,日立楼宇的发展高歌猛进,目前员工人数已经达到600人。

  制胜之道

  坚持“专”“新”,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时至今日,日立楼宇有了约17000平方米的独栋办公大楼,还有200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车间,电子板生产线13条,电气装配线12条,电子板产能达到260万片/年,生产自动化率达到90%多,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谈到公司高速发展的秘诀,郭伟文认为,国家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四字提炼实在非常到位,“首先是‘专’字,我们始终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战略,长期专注并深耕电梯控制系统,从而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再就是‘新’,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是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源泉,只有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才有不断发展的可能。”

  正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日立楼宇一路走来成果不断,并致力于让电梯“看得见”“听得到”“能思考”。日立楼宇是国内首家采用智能光幕技术实现电梯防夹功能的企业,在智能光幕领域具有绝对领先的技术优势;也是国内最先进行大数据预诊断研究的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电梯故障预诊断,填补国内短板;还是首家实现电梯大数据标配硬件功能的厂家,目前接入大数据服务的电梯达30余万台,大数据采集分析条目类别、产品服务及应用体量均为业界第一。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