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会员尊享免费服务
我们的优势
|
会员服务
入会流程
入会申请表
会员章程
企业风采
|
政策快报
|
会员活动
会员动态
活动通知
|
经典案例
|
联系我们
免费注册
服务动态
SERVICE NEWS
政策速递
POLICY DELIVERY
创客资讯
MAKER INFORMATION
热点话题
EVENTS
协会信息
ASSOCIATION INFO
会员服务周刊 > 第642期 > 协会信息
黄埔两批68处传统风貌建筑挂牌
发布时间:2021-12-10
0
近期,黄埔区陆续公布第二批、第三批传统风貌建筑共68处,主要分布在萝岗街道、南岗街道沙步村、南岗街道南岗村南片区、红山街道双沙社区、九佛街道和新龙镇。保护名录的公布对黄埔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乡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今年10月以来,广州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分局)(下称“区规自局”)会同黄埔区相关街镇启动了第二批、第三批传统风貌建筑挂牌工作。
近日,该局已完成位于九佛街道、新龙镇的郭氏祖屋、泽章家塾、刘氏大宗祠、干部农场与知青大院、镇龙古庙、新村、新村民居等7处传统风貌建筑的挂牌。
其中,郭氏祖屋位于九佛街道凤尾村佛公路457号,始建于清代,为郭姓先祖所建。住宅整体保存良好,坐西朝东,为三间两廊式传统民居,呈现清代建筑风格。石脚青砖墙,屋顶上盖灰筒瓦,山墙檐下有云纹雕花。大门朝西,石门夹,檐口有描花遮檐板,宽三间,内有中庭,为研究岭南清代传统民居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泽章家塾位于九佛街道凤尾村凤尾西元街。据石额记载,该家塾始建于1924年元旦。建筑整体坐西朝东,面阔三间,有头门1栋,后堂1栋。头门为青砖砌墙,上盖灰筒瓦,檐口有大块云纹雕花,大门朝南,石门夹,门上石额刻有“泽章家塾”。后堂为土木结构,外墙为夯土墙,外有抹灰。
刘氏大宗祠位于九佛街道枫下村九龙大道旁,该宗祠是当地刘姓祖祠。据当地居民介绍,该祠始建于清代,门上匾额记载,于1991年重修,现状保留清代建筑风格。该祠面阔三间,进深三进,坐西朝东,青砖灰瓦。大门廓下有两根石柱,下有雕花方形柱础,上架四层悬梁,间隔以云纹木饰。祠堂内部还有大量精美石柱与木雕结构,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实物资料。
干部农场与知青大院位于九佛街道山龙村。该处建筑的居住模式保存较完整,是重要的历史事件载体,包括解放后干部劳动、知青下乡、80年代工业发展的三段历史记忆。
镇龙古庙位于新龙镇镇龙村下境大道,始建于明朝,建筑坐北朝南,内有庭院,庭院中有水井1孔,四角方亭1栋,亭下有一直径1米的大香炉。早年大门朝南,后来将入口改到朝西的下镜大道上。现状保存完好的是供奉神龛的大厅部分,四根石柱将大厅分成三间,里面供奉的是太上老君、四大天王等塑像,大厅的遮檐板上有不少雕花,屋顶采用木结构,上盖灰筒瓦,火字山墙,龙船脊。
新村家塾位于新龙镇镇龙村新村一巷1号。该家塾水磨青砖墙,灰塑博古脊,木雕封檐板,人字封火山墙,建筑东侧漏花窗,建筑构件具有一定的特色,建筑保存较为完好,能较好的反映新村传统风貌。
新村民居位于新龙镇镇龙村新村路9号。该处民居建筑群梳式格局肌理保存完整,共9栋传统民居,传统风貌保存良好,建筑博古脊、木雕封檐板等构件具有一定特色,能较好的反映该村落的居住建筑风格。
据介绍,传统风貌建筑是指建成30年以上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对历史地段整体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
黄埔区拥有数量众多的岭南传统建筑,分布在各个村落内。建筑类别以宅第民居和坛庙祠堂为主,包含少量的学堂书院、池塘井泉、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它们为研究岭南建筑风貌特色保留了大量实物材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黄埔区规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传统风貌建筑是承载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的载体,通过对传统风貌建筑的普查、认定和挂牌,黄埔区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促进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加快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进程。下一步,该区将按照《广州市历史文化名称保护条例》的要求继续完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名录、推进传统风貌建筑挂牌工作。
信息来源:广州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上一篇:
黄埔区成立广州首个区级互联网协会
下一篇:
全国工商联走进广州白云,共商民企科创高质量发展之路
首页
|
办公系统入口
|
联系我们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