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8日至1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粤新合作“知识城”项目可研工作第二轮会谈圆满结束。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薛晓峰带领中方6个小组30人团队与新方进行了为期5天的全方位对接,经过多轮密集研讨,双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开发规划、生态规划、商业可行性等5个专题的可研报告草案。双方负责人表示,经过双方团队两个多月广泛深入讨论,“知识城”项目可研进展超过预期,可望8月份由可行性研究阶段转入商业谈判,实现提前一个月“转段”。
为争取新方政府和淡马锡控股公司及吉宝公司等新加坡有关方面高层支持,在新期间,薛晓峰先后拜会了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董事会主席丹那巴南先生、新加坡教育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女士、新加坡贸工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李奕贤先生、腾飞集团董事长林福山先生等,与吉宝公司生态宜居事业部总裁许庆和先生等多次举行会谈,就推进“知识城”项目合作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新方的政府部门与这些企业均表示出对“知识城”项目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据悉,作为吉宝公司最大股东的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高度关注知识城项目,其雄厚的实力和国际化网络资源对于更高层面和更宽广领域进一步推进“知识城”项目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此外,在新方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薛晓峰带领中方小组还实地参观了新加坡裕廊集团和“纬壹”科学城、新加坡城市重建局等地,详细考察了新加坡生物医药研发中心、信息传播与媒体中心,深入了解新加坡在吸引国际人才、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高品质生活居住区的举措,重点学习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与园区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之后又赴印度班加罗尔等地,实地考察了新加坡腾飞集团在印度班加罗尔开发建设的国家产业科技园以及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塔塔咨询公司(TCS)和英孚瑟斯公司(INFOSYS)。薛晓峰表示,中方团队会把这次取到的“真经”带回广州去,认真学习借鉴,推动广州开发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好未来的“知识城”。
深入贯彻省市领导指示 倾心谋划产业高地
“知识城”项目落户广州,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直接倡导并亲力推动的结果。该项目得到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已将其作为我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头等大事,并由广东省、广州市组成由朱小丹任组长、万庆良、张广宁任副组长,省12个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的专责领导小组加以推动。省市主要领导就“知识城”项目先后多次听取汇报并及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该项目要通过“企业先行、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合作开发模式。“知识城”项目关键是做好产业规划,要充分利用新加坡的国际网络资源、丰富的开发建设与管理经验,将“知识城”建设成为集知识要素为一体,以创意、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训为核心,重点集聚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高端产业和知识型、创新型高端人才,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新城,成为产业、人才和生态和谐共存、相得益彰的典范,成为广州发展的制高点,科学发展的代表作,成为深化粤新合作的标志项目、推动广东省产业和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典范。
“知识城”项目可研团队根据省市的指示和部署以及项目可研工作的进度要求制定了节点计划,并严格推进。在4月底新方团队赴穗进行第一轮可研工作会谈之后,按照计划,从6月8日起在新加坡举行第二轮会谈。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深入研讨,中新双方在项目规划、产业布局和开发建设周期等重大问题上达成新的一致意见。特别是在产业定位和重点发展领域上,双方达成了高度共识,提出了基于产业考虑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指标方案。确定“知识城”产业将重点吸引知识密集度高、市场潜力大、附加值多、产业关联强、生态环境好的知识经济项目,重点聚焦在研发服务、创意产业、教育培训、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八大产业,形成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高附加值制造业为支撑、宜居产业为配套的产业结构,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经济高地。双方共同提出了“知识城”12个重大项目和首批入城的8个项目设想,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先进制造项目、归国留学人员高科技企业、信息谷(智能化城市)、宜居项目(绿色建筑)、广东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
薛晓峰在参加总结会时指出,“在双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下,在协议双方的精诚合作下,‘知识城’项目前景美好,大有希望。”他鼓励双方各专题小组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鼓足干劲,提高效率,对一些重点问题、关键问题作进一步深化研究,尽快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在7月份形成送审稿,争取8月份提前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接下来进行的商业谈判和实施开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自:开发区创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