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下滑的经济、社会紧张的威胁,以及针对经济政策的幕后批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将借今日开幕的全国人大年会,展现一个充满信心的形象。
正常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在重要政策领域直接影响不大,但今年北京官员希望确保缩短后的会期少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辩论,而是展现一种团结的面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早将向全国人大做政府工作报告,这基本上是中国的年度施政报告。鉴于指责他去年实行的紧缩政策加深了国内经济放缓的批评声不断,这将是温家宝重申自己主张的重要机会。
中国事务评论员林和立(Willy Lam)表示:“温家宝的地位仍相当稳固,但他也招来了很多批评,说他在房地产市场降温方面做得过头。”尽管政府应进行干预、以抑制房地产泡沫现在已是共识,但针对温家宝的批评表明,刺破泡沫是有政治代价的。由于政府有意给房地产及建筑市场降温,在全球经济衰退之前,中国经济已在放缓。2007年末,在通胀持续上升之际,因担忧经济过热,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减少银行放贷、限制房贷以及处罚闲置土地的开发商等。这些措施导致去年房地产销售猛降15%,房地产投资骤然放缓。这进而严重连累了钢材、空调等一系列行业。到去年第4季度外需开始大跌,失业率开始大幅上升时,中国经济开始相当快速地放缓。中国国内批评温家宝的声音,有许多来自房地产相关行业以及依赖土地销售的地方政府。他们称,温家宝实行了过度的紧缩政策,而当经济开始放缓时,他没有及时放松这些政策。在出席全国人大和中国政协会议的代表中,上述群体占有重要分量。中国政协是一个政治协商机构,也于本周开会。
里昂证券(CLSA)驻上海的经济学家安迪•罗斯曼(Andy Rothman)表示:“你可以说中国做得过火了。但是,如果他们什么都没做,那么当全球衰退来临时,也许房地产泡沫已经变得更大。这是一个棘手的选择。”
在一些观察员看来,温家宝所受的批评,是北京官僚派系争斗的正常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温家宝仍受到中国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
然而,这些批评可能影响未来数月的政策演变。中国领导人正在研究是否出台更多刺激措施。虽然许多经济学家敦促应出台更多措施提高消费需求和改善社保,但批评温家宝的房地产利益团体和地方政府在推动加大基础设施及建筑投资。
当局已将今年全国人大的会期缩短为9天。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是为了尽可能严密地控制议程及其传递的信息。
近几周来,政府控制下的媒体激烈反驳有关中国巨额储蓄或许是全球金融危机根源之一的说法。
相反,中国领导人将国内经济放缓完全归咎于美国。
摘自 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