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一直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经过几年的深耕,已经成为国内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国内智能装备TOP10榜单中,我区拥有以广州数控、广州启帆、巨轮智能、瑞松、明珞为代表的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智能装备企业,以及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广州分中心等以智能装备共性技术研发为主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扎堆聚集的同时,库卡、发那科等全球机器人巨头也大多集中在智能装备的主战场——科学城。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该产业,2018年我区在申请智能装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获批之后,启动了试点建设工作。依托科学城的智能装备产业基础,围绕“一个总目标、五个子目标”,以关键基础零部件、机器人、智能加工装备、智能物流装备、智能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计划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确切提升本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打造智能装备标准化的全国标杆。
同时,2018年12月,由我区促成,由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牵头,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10家单位一同组建的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在科学城正式成立。该中心将聚集产业资源集中力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国内智能装备行业的缺乏的关键共性技术,二是加快成果转化。
此外,我区“禾雀花”工程中专门制定了一个互相采购的扶持政策,鼓励区内企业购买本区企业生产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的解决方案,并给予资金扶持,为智能装备产业拓展本地市场空间。
研发智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落地
2018年,我区加快推进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发展数字型制造、智能型制造。集中于科学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在我区的扶持和引导下积极拓展、研发,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也在我区迅速找到应用场景,创新智造业态在科学城已初步形成。
对于区块链技术,我区率先全市,于2017年底出台了“区块链10条”(《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办法》),并在科学城积极打造该产业的承载空间。2018年已建立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未来空间、中关村一股区块链产业园和蚁米区块链众创空间等四个区块链的专业创新载体。此外还有E-PARK全球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区块链总部经济区等两个新的载体,提供的区块链载体面积总计达到16万平方米,支撑了一大批的区块链应用开发及场景服务提供商,形成了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的初步规模。
同时,围绕加快创建区快练特色中国软件名区的规划布局,中国软件CBD总部已于2018年5月破土动工,将进一步培育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世界级高端软件产业集群。目前,我区区块链企业注册的数量已超过200家,在广州市区块链协会中的会员单位,超过70%为我区企业。
为支持区块链公司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我区发起设立全省首支专注于区块链的创投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了两亿元。截至目前,已投资项目13个,已投金额接近4000万元。
在人力资源方面,科学城也成为了国内区块链高端人才聚集的高地。引进了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原理事长、太一云集团董事长邓迪,区块链资产数字化领域专家、惠智技术公司绘制技术公司创始人邓牧博士,金融区块链联盟深圳理事、上海金秋科技CEO左鹏,原IBM人工智慧大中华区首席科学家和首席架构师、银盛科技广州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和首席技术官黄劲博士等一批区块链产业领军人才和现代企业家、创业者。
消息来源:黄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