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523期 > 热点话题
知识城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发布时间:2019-01-15
0

      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中国共产党广州开发区工作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工作会议胜利召开。

      市委常委、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在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工作报告中强调,2019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要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努力推动新时代发展出新出彩,为建国70周年创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奇迹。
      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出席大会。党的十九大代表颜柏青,不是党代表的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班子成员;不是党代表的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副巡视员;不是党代表的黄埔区纪委委员、区监委委员;不是党代表的区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全区下派第一书记、黄埔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派到转制社区任职的干部,黄埔区税务局、黄埔老港海关、黄埔新港海关、穗东海关、东江口海关、萝岗海关、黄埔供电局、萝岗消防大队、黄埔消防大队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改革开放再出发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提供了重大发展平台。
      2018年,我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规划建设了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区块链等一批协同创新联盟,中新广州知识城成功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2019年,我区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明确定位,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目标,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枢纽,展现黄埔的新担当新作为。

明确定位,把握新优势

      突出湾顶优势。把握大湾区“湾顶明珠”空间机遇,以智慧创新城区重塑黄埔新经济地理空间,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强化产业优势。立足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加速形成全产业链条集群,全面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
      厚植开放优势。深入推进中欧、中新、中以、中英、中沙等国际合作,全力构建大湾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港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开放枢纽。
     再创文化优势。弘扬千年海丝文化,深挖现代工业文化,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生和传统合作优势,努力建设大湾区文化凝聚力核心区。

四片联动,展现新作为

      牢牢把握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生物岛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增强空间互联、产业互动、政策互通,打造“四区四中心”,全面展现黄埔新担当新作为。
      倾力建设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我区将以提升发展能及、实施智造工程、创新智造业态为抓手,着力推动科学城五年大变化。加快推进广州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修编,推动孵化器、加速器集群扩容提质,构建以PNP为代表的国际化垂直孵化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承载区,谋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科学大道—开创大道、黄埔东路新经济走廊。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模式提升传统产业。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核心技术,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交易所,建设面向粤港澳的区块链数字经济创新区,集中力量培育世界级企业。
      全力建设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加速推动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18-2035)落地,把知识城打造成为广州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我区将以粤芯项目为带动,建成设计、封测、材料、设备全链条集成电路创新园;建设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氢能源创新中心,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GE生物园集聚发展,发挥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作用,拓展与新加坡在知识领域全面合作;加速推动“知识城—白云机场”“知识城—广州东站”“知识城—南沙”高速地铁动工建设,全面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连通等,推动知识城实现新跨越。
       努力建设生物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我区将高水平建设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积极申报国家实验室,引进一批国际化高端实验室,聚集全球生物科技领域高端人才、核心团队、先进技术和投资基金。加快默克创新中心、中以生命科学平行孵化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运营。创建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开设药品管理审批粤港澳绿色通道。继续办好官洲国际生物论坛等,推动生物岛发展结硕果。
      奋力建设黄埔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创新区,打造服务港澳的新贸易创新中心。我区将谋划新贸易集聚区,加速打造CBD升级版,把珠江东十公里黄金岸线打造成世界级新贸易滨水区。发展新贸易新业态,重点建设香港港喂给港,大力引进新型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智能贸易、港航服务等业态,高水平建设黄埔国际邮轮港,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设立港航智库研究院、港航俱乐部,打造“制造+贸易”新典范。实施新贸易新机制,全面推进黄埔港升级改造,深化海运口岸24小时通关服务改革,推行通关与物流“并行作业”,探索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同船货运模式。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航运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等,推动黄埔港焕发新活力。

高质量发展再发力 推动新时代出新出彩
      2019年是广州开发区建区35周年。曾经,广州开发区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雄心将过去珠江口一片荒滩蕉林,蝶变为现代化活力新城。如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再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豪情,推动新时代发展出新出彩。

加速动能转换,黄埔创造出新出彩
      让实体经济强起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存量转型”,推动“增量升级”,全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3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在精准医疗、区块链、智能出行等领域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代表企业。推动乐金OLED、百济神州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建设瑞松智能科技、喜星电子等高端制造项目。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现服务型制造全新突破。
      让民营经济活起来。用好用足“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充分发挥“3个百亿”和“3个风险池”作用,采取“投保贷奖补”方式,化解股权质押、抽贷断贷等难题,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大力资助“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支持企业产品和资本“走出去”。深入实施“禾雀花”工程,创新更多精准服务举措,扩大区内企业相互采购与对接合作,探索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府采购。
      让核心技术立起来。加快广州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建设,引进南洋理工合作办学。推动广东省新一代通信和网络创新研究院、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等研发平台落地建设。大力推动“补链”“强链”,进一步筑牢“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创新链条基础。
      让高端人才聚起来。打造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全国首个海归小镇,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程研究院。创新人才服务场景,落实人才“美玉”政策,加快建设人才公寓、人才养老公寓,进一步打响“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品牌。

抢抓机遇先机,黄埔开放出新出彩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史机遇,主动担负国家使命,对标港澳、新加坡,在要素流通、投资准入、信用体系等方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则机制。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化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升保税区发展活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和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引进欧盟能源、教育、医疗等高端项目,探索与沙特港口共建“中沙双边自贸港”,积极推进中日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合作园区建设,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平行孵化中心、融合创新中心,以投资带动产能合作和技术创新。支持探索成立世界湾区联盟,集聚高端资源,携手港澳开拓国际市场,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对外合作结出更多丰硕果实。

释放制度红利,黄埔营商出新出彩
      2019年,我区将深耕制度红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
      全面落实《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全国首个区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进一步扩大“秒批”事项范围。推动“承诺制信任审批”和“土地带规划出让”规范化、制度化。试行“三旧”改造“一站式”集中审批,打造“三旧”改造政务服务“黄埔品牌”。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展企业开办“零见面”试点。建成招商、筹建、产权保护等管理信息平台,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推广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弹性出让,进一步扩大售电侧改革范围,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抓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开展综合保税区升级改革,提升保税区发展水平。创建以区块链为技术支撑的政策兑现系统。促进知识产权资产化、证券化,探索设立知识产权银行。高效高质完成机构改革,全面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坚持企业需求导向,强化政策精准扶持,推动“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落地见效,加快落实“三个百亿”计划。搭建民营及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全链条支持企业创新创造创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和利用率,让黄埔成为企业干成事业、企业家成就梦想的热土。

平衡协调发展,城市建设出新出彩
      我区将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建设管理,绘制平衡协调发展的黄埔画卷。
      加快推进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聚焦规划支撑、产业导入、拆迁保障、利益共享等环节探索实践,启动黄陂长安复建区、广东轻工茅岗路旧厂2个项目改造,完成香雪华府等10个项目改造。全面复制城市更新大沙模式,推广征地拆迁横沙和姬堂经验。
      加快整治“散乱污”场所,持续整治黑臭河涌,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鼓励区属国企与村社合作,统筹开发回收开发闲置低效用地,为实体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城市微改造,用好“绣花”功夫,支持历史文化古村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让城市记忆传下去,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增进民生福祉,幸福黄埔出新出彩
      2019年,我区将释放更多民生保障的黄埔温度。
     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推进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开工建设黄埔军校中学、黄埔军校小学,加快广州实验中学、爱莎国际学校等项目建设,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培育高水平教师队伍。
      打造更高水平的医疗。加速推进医疗高地建设,加快广州巴塞罗那国际医院、知识城南方医院等医院建设,推进区妇幼保健院、红会医院等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农村地区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塑造更具品位的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海事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建设,实现广州市第三少年宫落成。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长洲岛“珠江国际慢岛”。
     强化更有力度的保障。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加大住房供应和保障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

基层治理“有呼必应”,黄埔党建出新出彩
     “有呼必应”是本次党代会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提出的基层治理创新品牌。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街道乡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区将借鉴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经验,在建强基层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方面出新招,打造“有呼必应”等基层治理创新品牌。落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的领导作用,努力推动各类资源和力量向基层用力,汇聚共治力量,筑牢发展之基。深化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着力形成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长洲街党工委书记钟才雍:四方面发力抓好落实
      2019年,区委区政府在更高起点上、更高层次上提出了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强调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创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奇迹。长洲街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党代会精神,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区战略部署的落实、推动长洲高质量发展出新出彩。
      在落实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上发力。2019年长洲街要全力推进珠江国际慢岛、森林小镇、地铁7号线、河涌整治、美丽乡村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不断完善长洲岛的基础设施,提升长洲岛的城市品质。
      在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上发力。学习借鉴北京市“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经验,推行“大党工委”制,深化党建引领,创新管理新模式,成立街道综合管理大队、重大项目综合协调平台、重点问题协调平台、民生服务平台,强化体系支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建设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发力。用心办好民生实事,认真梳理居民在教育、养老、就业等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化解难点、破解堵点,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发力。实施头雁工程,实行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人大工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分别担任社区第一书记,将管党治党的“利剑”直接插到最基层,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厉惩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东区街东荟城社区党支部书记何绮钗:更好服务基层群众
     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很荣幸能参加会议。这次区党代会报告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既传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省市两会精神,又总结2018年全区发展变化,更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令人振奋,倍受鼓舞!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干部,要把这次的会议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并融会贯通运用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以这次会议精神作为工作指引,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共同打造美好宜居环境。

萝岗街香雪社区党支部书记徐辉:打造服务企业小品牌
      周亚伟书记在报告中,对民生事业提出了“要跑出民生事业加速度,为幸福黄埔加满分”的要求,作为城市最基层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在建设“幸福黄埔”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香雪社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辖区范围包括行政中心、宝能演艺中心、雪松总部、LG、创维、乐飞等企事业单位40余家,不少是世界500强企业,如何服务好辖区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及员工,应站在“黄埔形象”、“黄埔名片”的高度,谋划和推进2019年度各项工作。
     2019年香雪社区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在做好日常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综治、社区服务的同时,重点打造若干个服务辖区企业和员工的小名片、小品牌。一是与“乐飞家园”合作,打造来穗人员温馨家园“员工关爱”服务品牌;二是以“LG乐金显示器”为阵地,打造“创业创新创优”服务品牌;三是与“创维集团”合作,打造“文化引领”服务品牌。

夏港街普晖社区党委书记张翼辉:力争跑出民生事业加速度
     这次党代会报告用了“更大奇迹”、“出新出彩”、“刮目相看”、“黄埔标准”、“黄埔活力”等铿锵有力的语句,尤其“四区四中心”建设等宏伟蓝图规划,既振奋人心,又脚踏实地。
     作为社区的党委书记,我会把党代会的精神,迅速在基层传达宣传,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同时,下一步工作中,牢记嘱托,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配合推进西区整体发展建设,尤其是结合今年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落实城市微改造、地铁5号线东延线围蔽施工、扫黑除恶治乱等重点工作、民生服务项目上,力争跑出民生事业加速度,真正起到“头雁领航”的表率作用,为加快推进西区打造“有呼必应”创新品牌,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消息来源:黄埔新时代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