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区作为“国际创新枢纽”的一个重要节点,大量企业“copy to China”以及“copy from China”的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涌现。他们“生而全球化”(Born to be global)的产品观也让这些项目无缝对接全球资源,自然而然“飘洋出海”。
8月28日,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高云半导体”)宣布签约Edge电子作为高云半导体的全美授权经销商,同时授权EBBM电子为美国东海岸经销商。
这是高云半导体继授权韩国、日本和以色列经销商之后在北美扩展业务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此时,高云半导体才成立4年时间。
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创新公司,高云半导体当然不可能像那些大公司一样全球“开店”。他们更多地选择在世界各地寻找授权经销商,作为自己在世界其他地域的“渠道”。
高云半导体北美销售总监Scott Casper说:“选择恰当的渠道合作伙伴对高云半导体的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很荣幸能够与Edge电子和EBBM公司合作,共同掘金美国市场。高云半导体成立北美销售办事处并签约授权代理商,加快了成为全球FPGA供应商的步伐,尤其在发布高云半导体FPGA的RISC-V微处理器早期使用者计划方面,在全球范围积极推广基于RISC-V生态系统的产品,进一步赢得了以RISC-V基金会为代表的业界国际性行业联盟组织的关注与肯定。”
正是这种模式,让高云半导体在过去4年时间里,从初创阶段就迅速打进国外市场,尤其在日本、韩国以及以色列这样的技术发达国家站稳了脚跟。
其中,韩国市场是高云半导体首个产品海外销售区域。作为高云半导体的韩国合作伙伴,Centron公司行政总裁Ken Lee表示,Centron公司在FPGA领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选择高云半导体,是相信高云半导体能够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因为韩国市场是一个需要创意但同时也很注重性价比的地方。
驻外机构 快速形成对外服务能力
同样是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芯微电子”)也是一家年轻的芯片设计公司,创始人王锐在通信微电子行业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过去开发的微电子知识产权IP曾授权给INTER以及IBM这样国际知名的芯片巨头。
他选择落户在广州,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省内的企业使用了中国接近50%的集成电路,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另一方面是看中了广东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有比较成熟的渠道和经验去向全球进行辐射。
虽然成立才2年时间,这家创新企业已经在思考如何走向世界。
“相较于有一定规模和体量的大公司,我们这样的初创型企业更多地是采用合作的模式,将自己的服务和技术产品辐射到国外。”王锐说,想要走出去,重要的第一步是要形成对外交易和服务的能力。这也是广芯微电子在香港成立分支机构的初衷——作为一家内资企业,广芯微电子需要以此来获得对外贸易的美金结算能力。
此外,广芯微电子还在推动自己的日本分支机构建立。王锐表示,广芯微电子已经在和日本的一些行业的企业接触,希望打进日本市场。而就在不久前,一位日本国会议员还专门访问了广芯微电子。“因为广芯微电子能够提供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技术和服务——SIP,是一种把多颗芯片和多个元件封装在一个电路板上实现复杂功能和小型化的解决方案。”王锐介绍说:“这种芯片在日本的市场上有比较大的需求。但是目前能够做SIP的公司其实并不多,因为需要提供小型化和可靠性双重的解决方案。而广芯微电子不仅技术上能满足,而且对日方来说性价比很高。”
据了解,由于各种原因,能够为日方企业提供类似技术服务的中国企业比较少,其中比较重要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是因为距离日本很遥远,不太方便沟通信息;另一方面是缺乏出去的渠道,无法建立密切的服务系统。因此在市场上会缺乏竞争力。
“广芯微电子在日本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就能够就近服务这些企业,提高国内的芯片设计力量服务于日本企业的效率。”王锐总结道。
海外合作 创新项目全球同步推广
更多的黄埔创新公司从初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其中以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得最快。
广州瑞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博奥”)就同时拥有美国的科研优势以及中国的临床及转化医学应用优势,并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美国的基础研究能力十分强大。但想开展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面临高成本、严监管,病人样本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中国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因此,通过将科研优势和临床及转化医学优势相结合,我们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其他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瑞博奥事业发展部合作及项目主管黄仁彧表示,在这样的战略之下,公司从成立之初,便十分注重海外市场的拓展——注重欧美,全面开花。通过代理商及直接销售双管齐下,现在瑞博奥已经与52个国家的82个伙伴展开合作,可谓触角遍布全球。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最热门的当属“区块链”这一细分领域。新成长起来的创新公司们同样不遑多让,早早就开启了自己的“全球化”进程。
广州矩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矩阵科技”)2018年2月才在我区注册成立。其开发的MagnaChain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游戏区块链底层公有链:包括一套区块链底层公有链及相关工具,在设计上所实现的高速率、稳定性、安全性及易用性,使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应用开发更具创新及更为高效。尤其对于游戏类的应用,MagnaChain可帮助游戏开发者轻松将游戏上链,获得区块链技术对游戏创新的支持。
这家公司在成立之后的1个月就和新加坡公司Celllink达成了合作,由矩阵科技负责技术开发,Celllink负责进行运行和市场推广——矩阵科技可以利用Celllink在游戏行业的丰富资源快速扩张。
“他们的团队在游戏市场推广和运营上有比较资深的经验,CEO是原来索尼playstation游戏机的东欧、东南亚区负责人。”矩阵科技的创始人张劲松说:“我本人也兼任了Celllink公司的CTO,共同推动MagnaChain平台的推广。”
在张劲松看来,新加坡和香港类似,资本和金融行业很发达,并且新加坡对新兴行业更加友好,监管相对比较宽松。而且以新加坡作为“全球化”的第一个跳板,还有一大优势是新加坡市场比较开放,对东亚、东南亚的辐射能力比较强。特别在游戏领域,刚刚起步的MagnaChain已经得以在韩国的GSTART,日本的CEDEC这样有影响力的游戏展会上亮相,宣传和推广来自黄埔的“智造”产品。
最新的消息是在8月3日,矩阵科技又与来自美国的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签订合作协议,将就公有链MagnaChain和Epic Games旗下的游戏引擎Unreal Engine 4(简称“虚幻引擎4”)展开合作,MagnaChain的工具包将整合进入虚幻引擎的开发者工具包内,提供游戏开发者便捷的游戏区块链化开发方案。
“矩阵科技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同步成长的创新公司。”张劲松如是说。
全球众筹 硬件创新成全球“网红”
从2014年一个十几个人的硬件创新小团队到现在成为无人机领域中的佼佼者,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亿航智能”)走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全球网红”之路。
2014年,亿航智能发布了第一款主打手机软件操控的GHOSTDRONE智能无人机,并在全球众筹平台Indiegogo上进行全球众筹。一周之后就筹集到 24万美元,并最终以86万美元的成绩打破了当时中国科技创新产品在国际消费市场的最高众筹记录。
而2016年1月,在当时被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亿航智能发布了首款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亿航184,被评为“最不可思议产品”。亿航智能以自己对空中指挥交通的创新思考再次刷新了全球各界对“中国创新”的印象。
虽然年轻,但是亿航智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开了北美、亚太、大洋洲、欧洲等主要消费市场,迅速成长为全球无人机市场中的领军者,被外界称为“成长速度最快的中国硬件创业公司”,并在各个领域积极探索空中智慧交通的应用场景。
例如2016年5月,亿航智能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Lung Biotechnology达成合作,率先探索将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用于人造移植器官的快速运输,致力于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
在空中智慧出行领域,亿航智能的探索最为深入,先后于美国、阿联酋、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积极推动亿航184的试飞合作项目。其中与阿联酋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达成战略合作,开创亿航184在海外的首次试飞测试,双方期望在不远的将来,将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引入迪拜智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观点 提供具有价值的产品
黄埔的企业走出去,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和技术,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竞争。那么究竟什么可以作为企业在海外站稳脚跟的竞争力呢?
各家公司对于“产品要具备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价值”的看法高度一致。
高云半导体在日本的合作渠道是历史悠久的Marubun公司。这家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拥有超过50年的从业经验,日本的第一块半导体芯片就出自这家公司的生产线。在与高云半导体合作之前,Marubun公司对高云的产品考察了长达7个月之久。
该公司行政专家Shoji Saiki说,日本的FPGA应用是一个成熟并且体量很大的市场,主要应用于从通信、汽车到电子消费品等不同的领域,过去一直依赖美国的进口。而高云半导体的FPGA芯片低价格和低功耗的特点为许多日本企业客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同样,高云半导体在以色列受到认可也是由于产品本身具有个性化、创意高的特点。其在以色列的合作伙伴,以色列ELDIS 技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Israel Ferber评价,高云半导体的产品能够为以色列本地的初创企业提供特异性的解决方案,让他们在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上市周期方面极大受益。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产品上市的时间越早,就意味着更高的收益,更低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能为自己的海外客户节省时间,走出去就成功了一大半。
广州明珞装备有限公司(下称“明珞装备”)的虚拟工厂技术就是以此为核心研发的技术。通过把自身过去生产的设备参数数字化,明珞装备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标准和建造体系。利用这个技术,明珞装备能够以极高的效率为自己的海外客户提供定制、柔性、可调节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举个例子,过去仅仅设计一条生产线上的工装夹具,就需要3到4天时间,现在我们只需要录入物料的参数,系统就会自动在我们的数据库中调取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大概10分钟,工装夹具的设计就能出来。”明珞装备副总裁龙璞说。
通过这种方式,明珞装备大大改变了全自动生产线的生产交付流程。把过去需要经历到现场测绘、生产、交付之后进行生产调试等环节、耗时3到4个月,大大压缩到了现在的4到15天。
感受特别明显的是汽车行业的厂商们——明珞装备一般能为自己汽车行业客户的新车生产线节省2到3个月的达产时间,提前6个月让新车上市。
消息来源:黄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