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中以国际生命科学平行孵化中心签约仪式在以色列海法举行。该项目标志着首个国际平行孵化中心同步在中国官洲生命科学中心(生物岛)和以色列海法科技园Mindup孵化中心快速启动运营,首批项目计划近期入驻官洲生命科学中心。以色列海法市市长雅哈夫、以色列前工贸部次长、前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任苏格-基莱特曼与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出席见证。
周亚伟在会谈时表示,基于以色列顶尖的企业、孵化机构、产业网络和发展模式,与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创新之城”的结合,吸引国内相关领域高端科研和产业人才,通过不断完善的创新产业生态,引进以色列乃至国际著名创新企业、跨国公司落户广州,有助于帮助广州提升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为广州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据了解,平行孵化中心由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及以色列Mindup孵化中心共同推动,以政府指导、专业运营、资源互补、市场驱动为原则,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对中国、以色列两国初创高科技公司做到平行筛选项目,平行配置资源,平行融资服务,平行推送市场,强调双向制度化交流和深度合作。
一方面,这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初创公司顺利迈过价值创造的“独木桥”,缩短从种子阶段到后期上市的距离;另一方面,中以官产学平行团队的联合参与,让平行孵化中心在整个孵化期间可以洞察并促进孵化项目的发展,提供项目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成长缓坡”和符合中以两国国情的精准创业指导。平行孵化中心的设立,是广州与海外机构共建国际化、专业化孵化器的深度创新,是广州搭建独具特色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过程中全新的里程碑。
据了解,官洲生命科学中心拥有丰富的国际合作与对接经验,之前广州国际生物岛已成功搭建了中英、中以、中美、中古(古巴)、中日、中加、中瑞(瑞士)等国际合作平台。未来,广州国际生物岛将持续推进与以色列、英国、美国等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的链接,大力引进医疗企业和服务机构,加快集聚国内外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区域总部、运营中心、研发中心,打造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基地、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以色列Mindup孵化中心位于海法市,是以色列顶尖的数字医疗孵化器,由国际医疗巨头美敦力、iBM与以色列顶尖的风投资本pitango、以色列最大的医疗集团RaMbaM及以色列国家创新局联合成立,同时得到以色列经济部及旗下Heznek孵化器计划、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支持,致力于帮助医疗领域颠覆性技术及前沿概念性产品快速成熟推向市场。以色列政府认为,Mindup孵化中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独特孵化模式,其在风险资本、医疗中心、跨国医药巨头,it和医疗保健领域的领导者之间建立了独特伙伴关系,由此可以为孵化项目提供宝贵的专业知识、经验与指导,有望在全球数字健康浪潮中成为新的“弄潮儿”。
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先生在会见中方代表一行时表示,由广州方面指导建立的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合作平台在以色列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对双方搭建的务实且创新模式感到非常自豪,区域间的成功对接,将推动两国高技术领域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中以合作模式
据悉,广州开发区于2013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全国四个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之一。近几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重点围绕生物和机器人两大产业推进中以合作,充分借鉴以色列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成功模式,在体制与机制上探索创新,搭建科技、人才、资本集聚对接的全新生态系统,积极引进以色列创新技术落户广州,全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中以合作模式。
如今,广州开发区搭建了两个中以合作平台。一是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基地选址在生物岛,计划总投资1.48亿元,规划建设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孵化区、研发平台、生物产业基金和配套服务区等。二是中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基地过渡区已落户科学城科技企业加速器。下一步计划将中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纳入广州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国际智能谷)合并建设。该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30亩,由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等投资建设。
设立了两支产业基金。一是广州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为6.06亿元,由以色列前首席科学家苏格-基莱特曼博士带领的以方团队为主导进行管理,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引进以色列高端生物技术。二是中以智能制造创投基金。基金总规模约为2.1亿元,主要针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2018年5月举行了中以智能制造创投基金启动仪式。
建立了两个对接交流机制。举办“中以生物科技之桥”项目对接会。举办“中以机器人创新大会”。
组建了两支中以联合团队。一是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管理公司。以引进以色列项目为主,兼顾国内的生物科技企业,依托基地专业化平台,将以色列方的技术、人才优势与中方的资本、市场和产业化资源优势进行要素重组,同时依托科学城、知识城作为毕业企业产业化空间载体,促进以色列高端项目落户。二是广州中以机器人研究院。中以机器人研究院自2015年9月宣布成立以来,在省市区各级政府的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功组织举办了六场大型活动,先后有100多家来自开发区和广东其他地区的中国企业和近50家以色列企业参加了这些活动。
出台了一项创新扶持政策。学习借鉴以色列创新政策及孵化器运营管理经验,探索政府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的新模式,于2017年8月出台了《广州开发区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照有偿资助的模式,给予审批通过的每个医疗器械项目200万元资金资助,给予审批通过的每个生物医药项目300万元资金资助,项目成功后再逐步或一次性返还政府资助资金,这样既解决了初创企业的启动资金问题,也改变了过去无偿资助的扶持方式、提高了政策扶持资金使用绩效。截至目前,已有2个项目(治疗婴儿血管瘤新药、儿童多动症筛查与诊断辅助软件)获得扶持资助金额合计500万元。如今,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研究针对中以机器人合作领域,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消息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