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3日,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薛晓峰会见台湾宏仁集团特别助理吕安妮。双方就加快宏仁集团转型升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弯道”中抢占先机展开会谈。
据悉,宏仁集团在1995年进驻我区,先后在云埔工业区设立9个分公司,主要从事生产电子产品、塑胶、新型材料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宏仁集团目前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薛晓峰说,2008年,国家将原有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推倒重“定”。新的标准主要看企业是否拥有某项高新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对高新技术是否有研发投入等。尤为突出的是,新标准注重企业是否扎根于本土,企业“扎根”与否可以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中“加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的企业,不仅可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优惠政策,还可享受各市政府相应制定的包括财政、投融资、进出口、工商登记、科技投入等在内的扶持政策。
薛晓峰认为,宏仁集团要得到政府更大的支持,就要扎根本土,加快产品由外销为主转向内销为主。加快转型,向高新技术企业标准靠拢。
吕安妮表示,目前,宏仁集团正研究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努力把产品与国家出台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挂钩”。薛晓峰表示,应对金融危机,企业的确要懂得抢占先机。宏仁集团若能对各级政策和市场做出准确分析,加快转型升级,相信很快可化“危”为“机”。
区领导陈小华、崔新宇,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局局长孙秀清、企业建设局局长张超平等陪同会见。
摘自 开发区创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