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服务周刊 > 第573期 > 协会信息
广州机器人勇闯雷神山
发布时间:2020-02-21

   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众志成城呵护生命。这是一座硬气的城市,金城汤池迎战疫情。一个月来,广州——闻令而动,英勇奋战,“静默”之下动力澎湃,从容背后雷霆万钧,务实之外包容温暖……

  一个月来,广州人——钟南山、雷春亮、“高速先锋”、基层民警、社区工作者、28个“护士妈妈”、普通党员……他们“逆行”、坚守、驰援,他们务实、创新、有情有义、敢言敢拼。

  2月1日,继广东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一队“广州智造”的医用机器人也争分夺秒地奔赴汉口医院、中南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在这里,来自广州的“机甲战士”会师同样来自广州的病毒“侦察兵”——金域医学集团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团队。而在他们身后,广州科研人员研发出15分钟确诊的试剂盒,为前方部队提供了硬核“武器”。科技群英他乡相逢,共同见证着广州科技逆行者的奋勇担当!


  名称:金域医学战“疫”团队

  简介:200多名PCR检验员,在全国17个省市区的实验室里,争分夺秒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线,有一群人他们离病毒最近,却是无名英雄。他们不出入病房,但防护装备勒在他们身上的印痕一样深。他们战斗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一日三班倒,只为了能早一分钟为患者确诊提供治疗,或者早一分钟让人们解除疑似隔离、解开恐惧担忧。

  他们是一群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当务之急就是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工作。这项重任,落在了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老大哥”、总部位于广州的金域医学集团身上。其旗下子公司武汉金域医学检验所负责雷神山医院核酸检测工作。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和方法,该实验室单日核酸检测能力已超过2500例,可第一时间使雷神山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核酸检测。

  为了打好这场“战疫”,金域医学还派出了最精锐的战斗部队,从广州奔赴武汉,全面支持雷神山医院检验科室的工作。广州金域医学集团实验室技术总监张玲就是其中一人。自2月12日抵达武汉后,她便与伙伴们开始了从早上8时工作到晚上11时的高强度工作。“实验室的搭建是一项紧迫且庞大的任务。检测人员的召集、检测操作的培训、仪器设备的安装及调试、试剂的采购、检验项目的设置、与样本配送人员的交接流程沟通、实验室系统与医院系统的对接等,牵涉的环节很多。”身兼多职的她“终极”任务始终是,监督保障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精准、优化检测效率提升,为雷神山快速解决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监测所需的检测问题。

  
  名称:小逸(编号B119129)

  简介:对口支援武汉汉口医院的机器人,生于2019年末,先锋队种子选手,自信而阳光,擅于观察,工作高效。

  小逸,来自广州,是众多驰援武汉队伍当中的一员。在众多科技逆行者当中,小逸仍显得极其另类,他的全名叫机器人小逸(编号B119129)。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依托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团队与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配送机器人系统进行医疗配送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产学研研究。正是有了像小逸这样记忆超强、不怕病毒、不知疲倦的好帮手,大大减轻了前线工作人员的负担。

  2月1日,包括小逸在内的一支来自广州的医用机器人队伍开拨武汉。在经过12小时的长途跋涉,小逸走进武汉汉口医院。在工程师争分夺秒的部署下,小逸也迅速投入了在汉口医院的工作。在这里,小逸的任务是在医院隔离病区的通道上为各个病房送去药物。比如从药房将药品送到护士站,只需将药品放入机器人的“肚子”,告诉小逸去哪里即可。在输送过程中,无需人员操作,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频次,起到较好的隔离保护作用。据实际运行效果测算,每台机器人可替代三名配送员的工作量。以往,医护人员给患者送药送饭需要来回走200米的距离,现在全由机器人代步,医护人员的双腿得到了“解放”,工作强度得以减轻,从而让医护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诊疗中,大家纷纷为“小逸”点赞。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