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很贴心 企业更专心
发布时间:2019-12-20
近年来,广东倾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让企业专心谋发展。
广东在营商环境上着力,以改革创新促制度构建,以拥抱技术促服务提升,重塑广东发展新优势。今年以来,全省开办企业时间从平均16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60—100个工作日以内。
梧桐叶茂引凤来。巴斯夫来了,默克来了,埃克森美孚也来了……短短几个月,跨国巨头接踵而至,用实际行动给广东投资营商环境投出赞成票。
一批国有和民间投资项目也陆续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营。1—10月,广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连续1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3%,连续9个月提速。
以“放管服”为重点的系统改革工程,为审批做“减法”,给“无事不扰”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广州市黄埔区,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刘超,成了该区“全天候、零见面、一键办”企业开办新模式的受益者。
萌生了创业想法后,小刘来到黄埔区政务服务大厅咨询。说来也巧,正碰上该区第一天试点上线“商事服务区块链平台”。小刘掏出手机,扫了一下操作指引上的二维码,进入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操作起来。资料填写全在指尖,一张纸质证明没用到,只从手机相册里上传了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几位没来现场的合伙人通过视频连接,电子签名、远程刷脸,一会儿身份核验全办好了;刻好的印章免费送到手上,申请的发票税务局也邮寄给她……统共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小刘就收到了电子营业执照,又一家全新的电子商务公司诞生了。
黄埔区的“秒批”办理,仅是广东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系统工程的一个缩影。继试点改革的1.0探索后,改革马不停蹄进入整体性、协同性的2.0阶段:开办企业从5个环节压缩为3个环节,实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类消化,办理业务申请材料平均压减19%,时限平均压减56%;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省92%的企业投资项目实现网上备案办理;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允许在专用车制造等九大领域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专注于质谱仪的广州禾信仪器公司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筹划科创板上市之路,创始人周振说:“不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搞研发生产。”
有呼必应:技术为服务做加法
在广州方邦电子成立之前,两家日本厂商占有全球85%的智能手机屏蔽膜市场。方邦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屏蔽膜技术,成立9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增长,很快成为全球手机屏蔽膜第二大厂商,全球市场占比达到20%,拥有了华为、小米、三星等众多知名客户。
树大招风,烦心事很快来了。2017年,全球第一大手机屏蔽膜厂商对方邦电子提起知识产权诉讼。
“当时,我们缺乏应对此类诉讼的经验,一下子慌了神。幸好广州开发区科技局及时伸出援手,找到有经验的律师团队,支持我们打这场专利诉讼。”方邦电子董事长苏陟告诉记者,2018年方邦电子胜诉。
完善链条:配套为经营做乘法
广州国际生物岛,11月15日,默克广东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全球知名制药公司默克集团在中国设立的第二家创新中心。
为什么愿意把创新中心放到这里?一个地方有没有投资价值,产业配套是基础。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孙正洁揭开谜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的新材料、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领域正是默克的三大业务,而广东的成长势头也让人看好。目前,围绕项目创新、产业孵化和加速,默克已与广州、深圳两家合作伙伴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