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出台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19-08-16
2018年6月,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黄埔区获批首个“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省实验区”)。一年来,我区聚焦营商环境“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起草了《广州高新区(黄埔区)建设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后于2019年7月3日正式印发。
为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区”,我区着眼简流程、缩时间、降成本、优服务,研究起草了《广州高新区(黄埔区)建设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经区委深改委审议通过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
《行动方案》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结合我区各大功能区合一的特色,提出了一揽子具有“黄埔特色”的系列举措,从12个方面制定了45条具体改革措施和3条实施保障内容。该方案提出明确的行动目标,即“2020年,营商环境主要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营商环境各项指标排名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总体框架
全面对标世行指标
和国家评价体系
《行动方案》将商事登记、施工许可办理、水电气热网获得、不动产登记及土地供应、税费缴纳、跨境贸易、信贷获得、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建设等指标内容融入《行动方案》,并结合我区特色加入了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服务、创新创业鼓励、监管方式改革等内容,明确了实施路径和相关举措,层次清晰,内容详尽,充分凸显了服务力度,彰显了区域特色。如商事登记方面,提出要全面提升开办企业时效,将开办企业涉及的各环节事项全部纳入“一站式”办理,实现开办企业最快1天。打造“企业开办无费区”,实现“照”“章”“银”“税”全流程“零收费”。深化“企业开办全流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全面推广“区块链+AI”商事服务;人才服务方面,提出要完善“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建设、筹措一批人才公寓、人才养老公寓。同时设立“人才服务专窗”,为人才集中办理政策兑现、优先落户、父母养老、子女入学等事项。
主要目标
立足于国际一流、全国最优
《行动方案》各项举措中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全面对标省、市营商环境改革措施等文件,基本做到区有自主权的更优、无自主权的落实看齐,目标是瞄准国际一流、走在全国前列。如开办企业实现最快1天;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在25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审批,其中“带规划方案”出让土地的项目在15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审批;提供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服务,商标、专利质押登记办理实现分别压缩至3个和5个工作日内;落实申报纳税、税收优惠等7大类550余项涉税费事项“最多跑一次”,推行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对13个部门315项政策兑现事项实行“一口受理、内部流转、集成服务、限时办结”等。
改革攻坚
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行动方案》立足创新,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如以“水电气热网联合报建”、“新型产业用地与产业园区功能配比政策”等制度创新,实现更便利的市场要素供给;以“省级技术合同认定”、“省级土地征收权限”等省、市授权支持的事项下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实现更高效的政府服务;以“区块链+AI”商事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监管”等新技术为依托,实现更优质的政务体验;以“试点借鉴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探索试行工程建设认可人士制度”等主动衔接港澳规则为切入,实现更开放的营商环境。
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我区将把省实验区建设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二次创业”的重大机遇,大胆闯、自主改,打造全国最优、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实施保障
搭建政企沟通平台
为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行动方案》指出,要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我区营商环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建设政企沟通电子平台,建立营商环境投诉、意见和建议的收集、交办和反馈机制;协调和推动解决实验区企业遇到的营商环境重大复杂疑难事项,收集和分析国内外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做法和改革动态,对区内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开展营商环境业务培训。
同时,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如区司法局牵头,围绕“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开展专题研究;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牵头,围绕“劳动力市场监管”开展专题研究,出台专项方案。
此外,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各单位及时梳理总结本区、本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成果、典型案例,定期要向社会公开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公开全区各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制度,及时向企业和群众推介,实现各项制度文件一键可查,提升政策可及性。
消息来源:黄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