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服务周刊 > 第547期 > 政策速递
我区推20项创新举措 打造七大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9-07-19

 

      无需扬鞭自奋蹄,改革闯将再出发!近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广州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出台《广州开发区关于推进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出台标志着成立35年的广州开发区在新时代站上新起点,吹响了“改革再出发”的号角。据了解,广州开发区将围绕打造七大新高地,落实20项创新举措。从探索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到积极创建扩大进出口政策试验区,20项创新举措干货满满,将有力地推动广州开发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


广州开发区建立35周年 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今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富有活力的“改革闯将”,广州开发区立即提出了打造“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的战略构想,多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10条政策”连续出台,成为该《规划纲要》出台后政策力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5月28日,国务院发布《意见》,吹响了新时代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再出发”的号角。《意见》明确提出,国家级经开区要进一步提升对外合作层次和水平,为形成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重大平台,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是广州开发区成立35周年,在这个极富意义的时间节点,开发区迎来了《规划纲要》和《意见》相继出台的两大历史机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广州开发区要主动担负国家使命,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再次杀出一条血路,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对于广州开发区而言,这既是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也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七大新高地托起改革创新“试验地”

      新命题亟需新招数,新探索亟待新突破。《意见》出台后,广州开发区敏锐地嗅到机遇,主动担负国家使命,迅速组织精干力量研究《意见》精神,积极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深入分析全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内对外合作、要素保障和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迅速出台《若干措施》,再次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凸显了“开发区速度”。
      据了解,《若干措施》紧密结合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主线,重点围绕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升对内对外合作水平、强化要素集约节约利用、广揽“高精尖缺”人才、加速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等七大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措施,亮点纷呈、干货满满,为国家级开发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探索广州鲜活经验,推动我区在新起点上重燃二次创业激情,“再次杀出一条血路”,创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奇迹。
      国务院《意见》明确提出,国家级开发区要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广州开发区率先出台的《若干措施》,结合自身战略目标,进一步破题,具体提出打造7个“新高地”: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创新型产业新高地、核心技术新高地、开放型合作新高地、资源运用新高地、人才发展新高地和营商环境新高地。



“三管齐下”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若干措施》的出台,是广州开发区建区35周年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也意味着广州开发区将实现更高标准创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桥头堡、全面扩大开放的新高地。同时,也是广州开发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的重要契机。
      据了解,广州开发区将从打造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先行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对接和全面合作、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三方面抓紧抓实《若干措施》的落地实施。
      在服务民营和中小企业方面,广州开发区将加快打造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先行先试区。近期,我区将抓紧出台针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更多专项产业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同时,创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企业模式,打造民营及中小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机遇方面,我区近期已推动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正式启动,引起了全国关注。广州开发区还将推动黄埔新贸易创新中心,实现“老园区”新活力;紧抓中新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契机,注重发挥黄埔港“古港”“良港”影响力,努力创建“一带一路”支撑区。
      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方面,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上广深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加强政策创新和制度供给,打响“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秒批”等改革品牌,为国家级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探索新路、提供鲜活经验。



■链接   七大新高地,再启新征程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升级建设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


      我区将重点建设黄埔港新贸易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开放型高端港口经济。全面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重点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财务等功能性机构。全面落地自贸区改革创新举措,将原保税物流园区升级为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中新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同时,探索关税保证保险改革,积极创建扩大进出口政策试验区。

打造创新型产业新高地,建设10大价值创新园集群


      针对区内已有的重大发展平台,我区将构筑新型产业联动空间,实现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广州国际生物岛四大产业片区联动提升;谋划建设10大价值创新园集群,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世界产业集群,推动智造与服务融合,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打造核心技术新高地,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先试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广州开发区率先创建国家“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先试区,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在关键核心领域突破,切实解决“卡脖子”问题。建设国家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示范园区,重点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营造融通发展特色生态。
      为了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我区将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等基础设施在区内布局、加快建设。围绕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我区提出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发展网上技术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打造开放型合作新高地,创新桥梁连四海


      打开门来合作创新,才能站上全球科技创新的高地。广州开发区明确了建设“一带一路”核心支撑区的战略目标,将合作创新的桥梁架设在五洲四海之间。比如,依托知识城构建中新全方位合作新机制,积极推进中欧政策合作试点,加快推进中以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推动与沙特贸易合作以及中日生物医药大健康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在园区合作建设方面,目前广州开发区正在加快统筹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一区三园”协同发展,复制输出广州开发区品牌,将广清合作区打造成为知识城、科学城、生物岛主导产业的延伸区和配套区,增强区域创新辐射带动能力。

打造资源运用新高地,提出建设现代化“摩天工厂”


     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土壤,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在资源整合优化利用方面,广州开发区将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强化土地混合利用,创建复合型科教地产、新型产业地产、综合型总部地产;强化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力度;强化“工业上楼”,加快建设现代化“摩天工厂”;强化管委会对片区的整体统筹作用,为重大项目及大型基础设施布局预留空间,推动土地“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强化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和光伏发电推广应用。

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高标准建设黄埔商学院


      创建尖端人才发展试验区,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和吸引国内外高技术人才的管理制度。争取海外尖端人才国民待遇试点、技术移民试点,打造海外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科研申报、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特色服务平台。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本运营中心,高标准建设黄埔商学院、黄埔军校商学院,创建国内领先的商业管理及人才培训品牌,建设黄埔人才大智库,打造全国一流人才信息智联平台。规划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升“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品牌,探索人才子女全市就近入学新模式。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开发区速度”一直是广州开发区的一块“金字招牌”,结合《若干措施》出台,我区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商事服务“再提速”。  比如:高质量建设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创建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打造“金镶玉”政策体系2.0版。创造“区块链+AI”商事服务模式,探索相对集中工程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权,争取海关总署在区内试点先行简化出入境特殊品卫生检疫等审批手续,探索商事服务“离岸办”,创建港澳及国际投资者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5月28日,国务院发布《意见》。短短一个月后,我区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的《若干措施》。黄埔新时代近日专访了牵头《若干措施》起草、编制工作的区政研室副主任熊卫国,了解措施出台背后的故事。

率先贯彻落实《意见》广州开发区当仁不让

      熊卫国说,《意见》出台当晚,周亚伟书记和陈勇区长分别打电话给区政研室主任李耀尧,要求区政研室好好学习领会《意见》,尽快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
      为什么《意见》的出台让大家备感振奋?熊卫国解释说,35年前,广州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承担着改革“试验田”的时代重任。广州开发区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按照15%的税率激纳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开展招商引资,十分具有竞争力。随着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优势逐步丧失,完全趋同。面对激烈的竞争,广州开发区近年来一直在求突破、谋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意见》明确指出,国家级经开区要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彰显出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国家级经开区的平台载体和重要发展引擎作用。广州开发区在国家级经开区中长期走在前列,在国家使命面前,理应当仁不让,为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深耕区域特色多项举措系首创

     《意见》提出的22项措施是面向全国经开区的规定动作,因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致,其中提出的某些措施我区已经探索了很久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意见》的编制提供了借鉴。
      “比如《意见》提出要强化集约用地导向,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展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等改造,就是吸收借鉴了我区的发展经验。”熊卫国说,《若干措施》在《意见》基础上结合我区发展实际,突出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两大特色提出了20项举措,融合吸收了我区各个部门正在开展的一些探索或准备出台的举措以及一些战略谋划,是长期实践思考探索过程的集中反映。其中,“争取海外尖端人才国民待遇试点、技术移民试点”“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人才与技术创新联盟”“探索开展开发区之间人才互认、高企互认”等具体内容都是我区首创。
      自6月10日初稿形成,到7月11日《若干措施》正式发布,《若干措施》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
      以《若干措施》中提出的“推动开发建设主体整体上市,培育打造1至2家新的国企上市平台”为例。国企上市主要由证监会主管,目前没有相关实施细则出台,完全没有相关经验可以照搬。
      “要不要写进《若干措施》,写了以后如何保证落地实施,会不会有雷区,这些问题在主管部门方面存在很大争议。”熊卫国说,区国资局就此问题特意组织了三场研讨会,研究落实的方式方法。最终,管委会秘书长洪谦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讨,统一了工作思想,决定我区要先行先试。“《若干措施》制定过程中,大大小小的讨论会开了20多次,政研室主任李耀尧带头参加讨论,加班加点到晚上十一二点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若干措施》提出的每项工作都明确了分管区领导和牵头负责部门,落细落小落实,确保措施能够真正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在即将迎来成立35周年之际,广州开发区日前在全国率先出台《广州开发区关于推进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若干措施》,围绕打造开放型经济、创新型产业、核心技术、开放型合作、资源运用、人才发展和营商环境七大新高地,部署20项创新举措,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吹响了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改革再出发的号角。
      作为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广州开发区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而生,在改革开放中壮大成长。要深刻认识到,这里的“首批”,既包含了自上而下被赋予的先行先试、引领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敢闯敢试、勇立时代潮头的责任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广州开发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矢志体制机制创新,奋力实现更大作为。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激发对外经济活力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是构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发展新体制的基本思路。广州开发区提出打造“七大新高地”,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具体举措,也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提供了抓手。
      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是集聚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七大新高地”全面准确地契合了这一内涵,抓住了推动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匹配“高质量”,“新高地”的“高”不但指向产业体系、空间布局、发展模式等方面的高端、先进,更要求发展环境、平台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标准、国际一流。紧紧围绕这两个层面的高要求,从两个层面破题,推动实现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创新,就抓住了关键。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期待广州开发区在新起点上重燃二次创业激情,“再次杀出一条血路”,以“七大新高地”托起改革创新“试验地” ,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为国家级经开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探索广州鲜活经验,创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奇迹。

消息来源:黄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