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四中心”核心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04
???

春潮涌动的三月,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迎来了35个重大项目集中破土动工,其中包括百济神州设立的全球第二个研发中心、宝洁新智造中心、广药研发销售总部等高含金量项目,总投资额达1023亿元。
????这是大企业、大项目不断进驻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缩影。去年,该区获评“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市”,跻身科技部10大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行列,引进重大项目138个,完成投试产项目80个。
????置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湾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明察国内外发展变局。2019年,该区提出,要突出湾顶优势、强化产业优势、厚植开放优势、再创文化优势。
????作为广州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的地方,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新一轮的“冲锋号”已然吹响,改革新气象开始激荡,开放新优势持续汇聚,创新新动能正在迸发。该区向全球企业和创新要素发出邀约,到黄埔去,到企业和人才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去,共创更大奇迹。
????拓展四片联动内涵:
????为湾区释放“知识力”
????在年初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中国共产党广州开发区工作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该区提出,要增强空间互联、产业互动、政策互通,打造大湾区“四区四中心”。
????所谓“四区四中心”,即建设知识城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建设科学城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建设黄埔港大湾区现代服务创新区,打造服务港澳的新贸易创新中心;建设生物岛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四区四中心”自北向南分布在黄埔的地块上,它们串联成线、以点带面,形成了一条承载着各类创新要素的纽带,成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的地理脉络。求索知识源,释放知识力,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目标,一个思路清晰、特点鲜明的“黄埔打开方式”,正在诞生。
????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凝聚了知识创新要素的产业正在形成规模。3月中旬,随着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的主设备入场,距离量产更进一步,将填补广州“缺芯”空白,带动形成全新的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此外,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氢能源创新中心的建成,将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
????广州科学城正以五年大变化为使命,刚刚出台了“扩容至144.65平方公里”的提质增效规划,为智能制造开辟足够的发展空间。谋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设立大湾区数字交易所,建设面向粤港澳的区块链数字经济创新区,集中力量培育世界级企业,系列谋篇布局将助推科学城提升发展能级。
????黄埔港曾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如今这座千年古港将成为现代服务业、新贸易的集聚区。这里将高水平建设黄埔国际邮轮港、大湾区航运研究院等机构,打造“制造+贸易”新典范。同时,深化海运口岸24小时通关服务改革,推行通关与物流“并行作业”,探索开展大湾区同船货运模式,降低口岸制度性成本。
????广州国际生物岛位于珠江航道中,这里搭建了以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为代表的国际合作平台;诞生了以广东省再生科学重点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公共实验技术平台;探索引入了加拿大药物研发中心(CDRD)等重点医药技术研发平台。当前,生物岛正通过开辟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逐步成为全球瞩目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
????加快创新要素汇聚:
????筑牢面向全球的
????创新创造主阵地
????3月底,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了“情系黄埔?氢芯中国”膜电极产业化项目竣工及HyKey1.0产品发布系列活动。全国首家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项目由此正式建成。
????“第一代膜电极产品(HyKey1.0)是世界一流的膜电极产品。”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表示,膜电极的国产化,打破了中国燃料电池膜电极依赖进口的局面。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正在依托叶思宇院士及团队,组建氢能创新中心及院士工作站,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自主研发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与该区“打好动能转换主动仗”的产业策略密不可分。
????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要素汇聚,全面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全球创新版图中抢占一席之地。
????为此,该区致力于“让核心技术立起来”,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除了以“膜电极产业化项目”为代表的自主研发核心产品外,该区还在加快广州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建设,推动广东省新一代通信和网络创新研究院、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等研发平台落地。同时,大力推动“补链”“强链”,进一步筑牢“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创新链条基础。
????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作为载体支撑。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坚持实体经济立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该区坚持“存量转型”,加速石化等传统产业升级,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让老产业集群焕发新活力。其次,推动“增量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在精准医疗、区块链、智能出行等领域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代表企业。
????据统计,去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78家、总数突破2000家;新增孵化面积53万平方米,华新园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与创新企业、平台的增加相辅相成,高端人才要素正在该区集聚。当前,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打造以人才为核心的招商4.0新模式,即强化人才集聚“引力波”,以人才带动技术、产业、市场、资本等要素进驻整合,实现引智带动引技引资引市集成突破,形成“主导产业引领、核心企业带动、产业生态支撑”新格局。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释放政策红利
????形成营商制高点
????3月底,该区举行全面启动机构改革以来的首批集中揭牌活动,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揭开面纱。
????这是广东省首个、也是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城市中头一个直接以“营商环境”命名的机关部门,彰显了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持续引领全省、全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的坚定决心。
????时光回溯,开年之时,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会议上宣布:今年将施行招商引资BRT计划,并在行政审批、企业筹建、招商引资、人才服务等领域继续推出“重磅”改革措施,进一步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开启了奔向“国字号”的新征程。
????为此,该区将围绕产业链升级、创新链升值,加快出台“工业互联网10条”“软件名区10条”“5G产业化10条”等一系列政策。近期,该区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加码推出了“区块链10条”2.0版。
????这项政策提出,在现行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政策基础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达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出2000万元的部分可以按照10%得到额外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可得补贴1000万元。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我们要抓重点带全局,抓关键促突破,既谋划战略性改革,也推动战役性改革。”
????抢抓大湾区建设历史机遇,在要素流通、投资准入、信用体系等方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则机制便是其中重要一役。
????中新联合研究院院长余龙对此深有体会:“我们要尊重国际人才,就不能让他们在中国工作时,违反了自己国家的法律。因此,我们在对外合作时,一定会注重与对方国家规则、体制的对接。”
????此外,对于民营经济,该区同样强化了政策精准扶持,建立了全区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服务超市,并在全省率先创建了企业开办“无费区”。企业在开办时,可享受免费邮寄营业执照和发票、免费复印材料、免费公告相关声明、免费刻制公章等四类免费服务。
????同时,该区还在推动“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等多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帮助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