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服务周刊 > 第529期 > 政策速递
三种模式激活创新链条
发布时间:2019-03-14

      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广州开发区把更多精力放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上,围绕“投资主体多元化、孵化生态平台化、孵化体系链条化、资源链接全球化”发展新路,创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链条。
      目前,全区科技创新企业总数突破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10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23家。
      一是创新孵化模式。充分发挥创新企业密集的优势,链接投融资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推动以“物理空间+物业服务”为主的孵化载体,转型升级为以“创新协同+创业投资”为核心的新型孵化载体,探索出“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模式,在现有479万平方米孵化面积的基础上,每年至少新增50万平方米,形成共生共赢的企业孵化生态圈。
      二是创新加速模式。为高成长企业提供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重点推行“瞪羚计划”,设立动态数据库,每年优选50家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科技企业,对优质“瞪羚企业”进行上市辅导和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或就地转化成产业园,推动科技企业与产业园区一体化发展。
      三是创新园区化模式。突出价值创新引领,谋划提升广州科学城、广州知识城、黄埔港和国际生物岛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区,加速产业集聚化、园区化提升,重点建设产业配套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5大价值创新园区,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

消息来源:黄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