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细信息
高端资源加速集聚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摘要:我区2017年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8-02-04
0
联系我们

广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基地


  区科技创新局日前召开2017年度工作总结会,对2017年全局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2018年工作计划。管委会副主任孙学伟出席会议。

  据介绍,去年,区科技创新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建设全面上水平,较好地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对2018年科技创新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抓定位,要围绕党的十九大要求,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提升广州高新区综合评价在全国高新区的排位。二是抓重点,围绕IAB和NEM领域,借助智库、业务部门的力量,加快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和顶级人才团队。三是抓落实,扎实推进今年确定的9项重点工作,聚焦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等重点,做好工作节点计划安排,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四是抓战略,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战略,整合区域高端科技资源,打造我区科技创新的品牌。五是抓宣传,持续加大科技信息宣传力度,及时归纳总结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果和经验,提升我区科技创新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六是抓廉政,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务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政防线,守住纪律底线,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科技队伍。


2017年亮点

  亮点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实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两核三节点”纳入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省市主要领导多次到我区调研“高精尖”科技企业,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较上年前进了2名,进入全国高新区前十行列。成功举办首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吸引了全球生物医药业界多位重量级人物到现场交流、研讨,总参会参展专业观众人数超过1万人次。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揭牌成立,省部校共建环境科学研究院确定落户我区。核定2016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115.55亿元,占GDP的3.93%,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95%,研发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位居全市第一。

  

  亮点二: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2017年,我区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创新能力,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85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600家;11家企业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创新实力百强榜,占全市23家上榜高新技术企业的近一半;新增5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总数达30家,约占全市三分之二;瞪羚企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连续三年被评选为瞪羚企业的数量位列全国高新区第二,仅次于中关村,2017年新认定瞪羚企业111家,位居全国高新区第四。遴选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3家,未来领军型创新企业群体初具规模。

  

  亮点三: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各类高端资源加快集聚  

  2017年,我区推动科技孵化载体规模和质量双提升,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总数达10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5家,总数达16家,全区孵化器总数达72家,总孵化面积达425万平方米。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项目22个,新增自主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占全省40%,比2016年大幅提升。财政科技资金引导效应不断增强,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撬动上级科技项目资金的杠杆比例达1:1.16,撬动企业自筹研发投入的杠杆比例超过1:7,带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杠杆效应明显。


2018年计划 

  1、抓好“金镶玉”、“IAB产业”系列政策落实。全面落实2017年以来出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黄金10条”和人才“美玉10条”,牵头做好“A”和“B”,即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的落地实施。

  2、确保科技创新关键指标走在全市前列。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科技统计工作,确保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增量、研发机构覆盖率、研发投入强度(R&D支出占GDP比重)、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等科技创新发展关键指标走在全市前列。

  3、推动形成“1+2+N”的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格局。“1”是加快推动一所科技型大学建设,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黄埔校区)尽早启动建设。“2”是推动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两个省实验室建设。“N”是推动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共建的重点研发平台加快建设。

  4、支撑IAB等高新技术产业做大规模。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在实现数量增长的同时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形成“高企-瞪羚-独角兽”的科技企业培育链条,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遴选瞪羚企业200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0家。

  5、集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团队。充分发挥区属国企、智库、投资机构作用,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找到各细分领域的顶尖人才团队,主动上门对接,挖掘顶尖人才,全面提升我区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层次。力争全年新引进千人计划项目20个,新认定科技领军人才20个、科技创业英才50个。

  6、拓展和提升科技创新的发展空间。推进建设IAB和NEM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力争2018年新增孵化器10家以上,新增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优化孵化载体结构,引进知名孵化机构,重点跟进一批国际化知名创新孵化器项目,推动孵化载体跨区域合作。

  7、以国际视野谋篇布局推进科技创新。重点推进“一论坛一网络一基金一中心”的“四个一”国际化创新工程。“一论坛”是高水准举办第二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一网络”是依托区内龙头企业,重点在北美、欧洲挂牌设立海外创新中心。“一基金”是设立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一中心”是探索成立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

  8、以“双创”生态营造推进科技创新。营造“政府服务+科技金融+众创空间+行业协会”多节点的生态体系。推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等投融资支撑体系;争取国家科技部支持我区承办2018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指导建立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协会,打造 “政产学研金介”合作共享平台。


(科技创新局)

联系我们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您的邮箱
简要标题
内容